【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领头“杨”
编者按
奋斗的人生最美丽。驻村帮扶干部为脱贫攻坚找良方、拔穷根,用血汗砥砺使命,用行动见证初心,把贫瘠之地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梦想舞台。今天我们分享一篇民建干部驻村帮扶故事,透过文章朴实细腻的一字一句,走进民建人的内心,品味“初心的味道”,读懂“使命的真谛”,见证民建人为贫困百姓早日奔向小康的路上走过的痕迹……
杨文艳是民建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建支部委员、剑河县投资促进局局长。2019年7月,被派驻到剑河县革东镇皆翁村任脱贫攻坚队长。
自入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杨文艳带领全体队员吃住在村,为贫困村谋划发展,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使全县深度贫困村皆翁村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融洽、产业逐步成形、村基础设备建设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变得干净整洁,在全县接受省委、省政府预评估中,她负责的村是全县一个没有任何问题的村,为剑河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01.
不畏艰难 巾帼不让须眉
剑河县革东镇皆翁村是剑河县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37.8%,是全县贫困发生率第二的村。当接到省、州的通知要求剑河2019年提前脱贫的要求后,她毅然接受组织的安排到皆翁村去当攻坚队长。在组织还没有正式下文的时候,她已经背上了行囊主动到村里去开展调研工作。当她走进村里后,被眼前的景象给楞住了:村子通组公路还是泥巴路,全村没有接通自来水,群众都还是挑水喝,村活动室和幼儿园共用一个不足100平方米的老房子,村卫生室也没有,村子里乱搭乱建的废旧猪牛圈和厕所随处可见,还有小部分群众还住在透风漏雨的房子里。
她所看到的这些硬件全都是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硬性指标,只要一个没有或达不到要求,这个村就不能脱贫出列,贫困户就不能脱贫。而离省里预评估只有不足两个月时间,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既要摸清贫困人口的基础数据,还要完成这么多的硬件建设,压在她身上的担子非常非常的重,压力也是空前的大。但她面对困难和压力没有退缩、没有害怕。她用那身高不到1米5的身躯扛起了重任,担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02.
以身作责 全身心投入工作
革东镇皆翁村虽然是全县贫困发生率较大的村,但离县城不是很远,从村里到县城就半个小时的车程,县、乡派驻到村的脱贫队员有的是县里派来的,有的是镇里派来的,有的是村干部担任的。大多数队员都有房子在县城里,一到下班时间大家就想回城里照看家庭。由于她的爱人也被派到更远的乡镇去任脱贫攻坚网格员了,家里的孩子没人看她也要回城看孩子。但作为队长的她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时间这么短,任务这么重,再这样跑下去,脱贫攻坚的任务怎么完成!于是她一狠心给才10岁的孩子办了张食堂的饭卡,叮嘱孩子自已到食堂吃饭后,就带头住到了村里,带着队员白天入户摸情况、搞建设、拆旧房、拆废弃的猪牛圈和厕所,晚上核数据、录系统、建台帐,就这样不分昼夜的连续带队工作了两个月,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她除了到镇开会,从没有离开自已的工作岗位。
03.
真心为民 深受百姓欢迎
为了解决好“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路、水、医、房等短板问题,她经过实地调研后,不停地向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存在的短板问题,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到观山湖区对口帮扶资金30万元,把连接上下寨公路全部完成硬化,给群众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带来了便利。争取到水务部门62万元人饮工程,接通自来水解决了群众长期缺水问题。争取教育部门教育资金65万元,重新修建了幼儿园。同时,争取到13万元资金新建了基层活动室,争取到卫生部门21万元把老年活动室重新装修后为新的卫生室,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争取改厕补贴政策支持,家家户户改厕都得到2000元的补贴,都建有卫生厕所了。为了鼓励群众积极供子女上学,她向企业争取到助学资金9000元,奖励考取大学的大学生,在全村树起了教育拔穷根的榜样。为了解决村里一些零就业家庭稳定收入的问题,她又向人事部门争取到12名公益岗位解决零就业家庭的稳定收入问题。为了帮助没有能力建房的人建房,她争取资金帮助刘全送、刘再养等10户困难群众重建了新房,使他们的住房得到了保障。为了让在家的妇女和老人在家种植也能挣钱,她争取资金5万元在村里发展洋荷和秋葵种植产业,2019年群众卖洋荷和秋葵就收入4000多元,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就有收入愿望。她看到部分群众的串户路还没有完善,争取到资金5000块钱,对全村串户路进行维修,并争取到20吨水泥发给需要的村民硬化房屋、修建厕所、修建庭院,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为了让村变得干净整洁,她逐家逐户发动乡亲把不用的废弃猪牛圈拆除、把家里的环境卫生打扫干净。通过她日以继日的宣传发动和组织村民积极参与配合,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带领工作队拆除旧房达5栋、拆除废猪牛圈达45个,拆除乱搭乱建柴棚15个。同时,她又争取到资金13.5万元买来了节柴灶、棉被、衣柜、碗柜、衣架、垃圾桶、扫帚等物资发放给群众,激励群众自觉爱护环境卫生、自觉打扫房前屋后,通过她的努力皆翁村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群众爱卫生、讲卫生的习惯逐步养成。她真心实意为民服务和真抓实干为民办事的作风,拉近了群众与工作队的距离,让群众看到了党的干部的形象,让群众对干部充满了信任和期望。现在她走到村里,没有一个不认识她的,走到哪里群众都会亲切的叫上一句“杨队长来了”。
皆翁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全村群众都是苗族,在饮食习惯等方面都与城里不同,但她却从来不忌讳这些困难,挨家挨户的一一走访,主动与群众交心谈心打成一片。特别是对一些特殊困难群众的照顾上,她更是事无巨细、无微不至。村里有一个贫困户刘本毛,没有父亲母亲,没有兄弟姐妹,是一个又聋又哑的智障人士。平时靠民政供养维持生活,家里是又脏又乱,床上像垃圾堆一样无法直视。她到这户人家后,二话没说撸起袖子就动手帮刘本毛收拾了屋子,她从家里拿来了新被子、新床单和新衣服,帮刘本毛换上了新被子、新床单,还换上了新衣服,而且还隔山岔五的买米买肉去看望他,一个从来不会说话和表达的人,只要看到她,就会竖起大姆指和用微笑来表示感激。还有一个贫困户由于老婆长期生病,家里非常困难,家里的电器除了电灯就没有其他电器,当她走访这户的时候,她毫不犹豫自已掏钱买来了电饭锅、电磁炉、碗柜、衣柜送到这户人家里,并且协调资金帮助这户人家硬化了地坪、安上了新窗户,维修了房子,还买来新衣服给他们全部换上,贫困户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泪水和久违的笑脸。有一个贫困户四个孩子,其中三个孩子读大学,一个孩子读高中,家中有老母亲,全家就靠男主人一个务工养全家7口人,了解到这户情况后,她主动与团县委、慈善机构联系,帮助这户人家争取到9000元爱心款支助大孩子完成大学学业,争取到团县委泛海助学金2万元支助二孩子完成大学学业,争取到企业支助6000元帮助三孩子完成大学学业。她入村后像这样帮助群众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您走进村里,问起杨队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她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杨文艳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脱贫攻坚工作者,但她身上托举着群众的希望,有着民建会员藏不住的光彩。
来源:民建中央网站
往期回顾
全国脱贫攻坚网络展 敬请扫码关注
先赞,在看,好习惯